浙江篆刻,历史悠久,是中国篆刻艺术的发祥地之一。
作为浙江省最具代表性的专项篆刻艺术大展,“吴昌硕奖”浙江省篆刻艺术大展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。从首届至今的近二十年间,它清晰地映射出浙江作为篆刻大省和强省,如何在新时代继续焕发出蓬勃生机。
透过历届全国篆刻大展,来仔细反观浙江篆刻,无论是参展作者的人数和作品质量,都明显地站在了全国前列。因此,可以说作为举办者、组织者的浙江省书法家协会,一直利用这个良好的展览平台,稳稳地把控、引领浙江篆刻朝着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前行。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提倡“重学养、重品格、重基础、重个性”的四重原则,对引领和推动浙江篆刻建设高原,再攀高峰,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。
与往届所不同是,本届篆刻大展亮点纷呈:
一是投稿作者与作品创下历史新高。 本届篆刻大展,共收到投稿作品560件,其中杭州160件、宁波103件、温州74件、湖州22件、嘉兴32件、绍兴42件、金华39件、衢州11件、台州29件、丽水32件、舟山8件、无效作品5件。 对比以往投稿都在三百来件的情况来看,“吴昌硕奖”浙江省篆刻大展已经得到了广大篆刻作者认可,故而认真参与,踊跃投稿。就一些全国性的篆刻大展,其投稿件数也大多在二三千件左右,而浙江一省的篆刻作者基数,就占据了近四分之一强,这也许就是浙江省书协“四重原则”下的“重基础”所带来的真实情况反馈。
二是区域重镇优势进一步加强。 浙江篆刻向来就有着明显的区域特征,从历史文化的底蕴来说,凡是经济文化建设相对较为集中的区域,篆刻艺术的发展也相对较为集中,也发展更快,这或许是文化的潜移默化功能,或品牌效应相互影响所导致的结果。像杭州、宁波、温州、绍兴、嘉兴等地,作者人数都远超其它地区,形成了集群突破、重中之重的团体优势。
三是参展作者年轻化。 随着书法篆刻艺术发展日趋自由与多元,老作者出于各种原因,不再热衷于投稿了,俗话说“江山代有才人出”,艺术的发展需要持续不断地加入更新鲜的血液。为此,浙江省书协进行了多层次,多方向的人才培养计划,如连续十来年举办“篆刻研修班”,设立“新峰计划”等人才培养项目,为浙江的篆刻后备人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。尤其是,近年来浙江各地篆刻社团机构与日俱增,篆刻爱好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,“浙江篆刻”得以可持续发展。
四是作品风格更多样化。 浙江篆刻一直保持着特有的重渊源、重传统的地域印风特色,但同时却不因循守旧,尊重个性,鼓励创新。“吴昌硕奖”浙江省第六届篆刻大展参展的作品,所呈现出的不同风格与个性风貌,基本反映出了浙江省当下篆刻的创作实力和风格特征。
“古人篆刻思离群,舒卷浑同岭上云。看到六朝唐宋妙,何曾墨守汉家文“。浙派篆刻鼻祖丁敬的这首著名论印诗,正是今天浙江印坛的真实写照。
“吴昌硕奖” 作品欣赏
冯 立
优秀奖作品欣赏
徐文康
张华飈
杨少锋
臧施蓓
费胤斌
刘易思
林 立
庞嘉奇
费春祥
张 明
优秀提名奖作品欣赏
钟国友
沈邱恒
罗超阳
林李阳
倪孔永
蒋温祥
计翔宇
陈 一
贺 联
俞亚琴
王鲁生
孙小东
陈 巍
陈国钦
王光辉